《潍坊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共潍坊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潍坊市教育局 潍坊市财政局
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潍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
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潍坊市医疗保障局
2024年8月15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潍坊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根据《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制定全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实施新一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力争到2026年年底,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舒心放心。
二、目标措施
(一)聚焦聚力服务能力提升
1.着力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实施县域专科能力提升计划,争取到2025年年底,县级医院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专科诊疗量占比达到65%以上,二级甲等及以上县(市)妇幼保健机构达到60%以上。2026年年底前,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2.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服务能力全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推动上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优质资源下沉,实施百家卫生院能力提升工程。2026年年底前,建成30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5家中医特色卫生院和50家特色专科卫生院。
3.着力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统筹规划村卫生室布局,2026年年底前,全市按人口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普遍实现“五有三提升”(有观察诊查床、有智慧随访设备、有康复理疗设备、有必要的检查设备、有卫生厕所和冷暖空调,实现服务能力提升、诊疗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升)。
4.着力提升中心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在实现“五有三提升”基础上,在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非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集聚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高标准建设中心村卫生室663处。
(二)聚焦聚力人才队伍提升
5.开展乡村医生技能培训。实施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实现乡村医生轮训全覆盖。试点推进在岗乡村医生学历层次提升,作为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学历依据。到2025年年底,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
6.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培养。优化公费医学生需求计划,完善培养方式和激励制度,探索将医学生的就业选择由“入学前”调整到“毕业时”,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单位需求相匹配的双向选择模式。根据省卫生健康委规范村卫生室执业医师注册有关要求,执业(助理)医师在村卫生室执业期间,执业范围可直接加注全科医学专业。
(三)聚焦聚力管理水平提升
7.全面推开“6S”管理。聚焦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iketsu)、规范(Standardize)、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等6个方面,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域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S”管理,服务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内部管理科学、合理、高效。
8.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乡镇卫生院至少明确1名经县级及以上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加快应用单病种群体管理系统,逐步拓展应用场景,推进行政后勤、财务运行、绩效评估、健康管理、医护质量等精细化管理。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法定报告信息自动生成,并按程序报告。
9.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落实县级党委政府主导责任,一县一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5年年底前,全市8个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10.逐步推行新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做好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经验推广工作,逐步推行寿光市新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现镇村一体。2024年年底前,以县(市、区)为单位落实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运行补助政策。2026年年底前,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80%以上。
(四)聚焦聚力服务品质提升
11.优化便民惠民措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医防融合就诊流程改造,实施健康积分激励机制。将健康教育嵌入医疗服务全过程,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做好门诊延时、周末预防接种等便民惠民服务,落实家庭医生服务“十公开”。
12.加大优质资源下沉。组织“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每年下沉人员不少于1千名。开展“名医联乡医”活动,逐级建立导师联系机制,2025年“潍坊名医”“潍坊名护”“潍坊名药师”“潍坊名技师”“潍坊名老中医”“潍坊名中医”与下级医院建立导师联系,开展指导工作。全面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多渠道引进培养二三级医院临床医师下沉基层服务。
13.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探索制定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完善出入院标准和转诊办法。以畅通下转为重点,建立绿色通道,为基层预留不低于20%专家号源,形成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
14.完善乡村急救体系。结合城乡功能布局、人口规模、服务需求,在农村地区建立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阵地及急救队伍建设。到2025年年底前,达到农村地区急救服务半径10-20公里的要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五)聚焦聚力要素保障提升
15.创新编制管理。着眼于推动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推动编制资源动态调整、统筹使用。服务保障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人才“县管镇用”“镇管村用”,促进人员柔性流动、双向交流。
16.健全医保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按照省级要求,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医疗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比例。
17.推进房屋产权公有。2025年年底前,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现房屋产权公有。2026年年底前,全市按人口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率达到100%。
三、实施步骤
(一)明确建设任务(2024年8月20日前)。市级全面摸清现况,分年度确定全市建设任务。8月20日前,各县(市、区)明确本地年度建设任务。
(二)稳步推进实施(2024年8月-2026年10月)。按照市级部署,各县(市、区)稳步推进年度工作任务。期间,市级组织1-2次调研活动,掌握进度,督促实施。
(三)全面总结评估(2026年11月-12月)。对建设成效开展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四、组织保障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逐级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抓好组织实施。坚持盘活用好现有资源,科学精准投入,避免重复建设或设施设备闲置浪费。县级政府要落实建设投入主体责任,在统筹现有资金、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行动所需资金。
(二)落实激励措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村卫生室运行补助政策,分类确定乡村医生待遇水平,切实落实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三)定期监测评估。各地要科学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要依托现有信息平台,建立指标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加强督促指导,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各地具体方案于2024年9月底前报送市卫健委。2025年12月底前,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开展中期评估,2026年11月底前,完成全面评估。
附件:1.潍坊市“百家卫生院 千家卫生室”大提升行动方案
2.潍坊市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方案
3.潍坊市“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方案
4.潍坊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任务汇总表
一图读懂:潍坊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077号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077号 
			 
		     
     
     
     
     
     
     
     
    